站内通知
网站全新改版已成功上线,非常感谢近一年来兄弟们的支持,我将继续为大家维护好此网站,现以开通会员和支付系统。网站举行金币多充值多送活动。 点询详情
-->
新闻动态 > /    行业资讯 >

创意软件进入“按量付费”时代:AI正将工具转化为计量服务

1-img-01.webp


三大发展阶段

创意软件商业模式在过去十年间经历了三个主要阶段:

永久授权模式(软件买断)

订阅制模式(按时间付费访问)

AI计量收费模式(按使用量付费)


剪贴板图片_20251107_094601.webp

行业转型历程

2013年Adobe将Creative Suite转为Creative Cloud,全面推行订阅制

2016年前后Autodesk跟进取消新永久授权,完成订阅制转型

当前生成式AI技术推动第三阶段变革,按GPU耗时、分辨率等计算资源消耗进行收费


剪贴板图片_20251107_094721.webp

AI计量收费实践案例

Adobe:

基于Firefly的文本生成图像、高清化、AI降噪等功能采用积分制

图像操作按生成次数计费

视频功能按秒计费,分辨率/帧率越高费率越高

Affinity(被Canva收购):

基础软件免费,AI功能需订阅

采用信用点制度,超额使用需升级套餐


行业影响分析

创作流程开始混合传统方法与AI加速器:

概念艺术家结合生成图像与手绘修改

建模师采用AI生成基础网格后手动优化

渲染流程融入AI降噪、锐化等计量功能

成本以小型、具体的方式累积,形成新的成本核算层


模式边界与挑战

Unity曾尝试按下载次数收费但因强烈反对而撤回,说明计费模式需与创作者可控操作直接关联

AI计费成功关键在于将费用与艺术家的明确操作(如生成视频、放大图像)绑定


发展趋势

硬件进步可能降低AI单位成本,但基于使用量的差异化定价将持续存在

两大保障机制正在形成:

USD等互通标准减少软件锁定

Content Credentials等溯源技术记录资产生成过程


管理启示

制作团队需要:

制定AI使用政策,明确何时值得付费使用

像管理渲染预算那样管理AI生成成本

在创意自由与计算成本间寻找平衡点


结语

创意工具正进入新经济阶段:订阅制保障基础访问,计量收费对应计算时刻。这种组合适合AI工作负载突发性强的特点,但也将成本核算引入日常创作实验,如何平衡创作自由与计算账单将成为行业长期议题。

收藏 0 点赞

标签

加入组织

本站声明

本站所有资源仅供学习参考练习使用!!!没特别声明能商用的,禁止商用,出现法律问题自行承担!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,可联系我们删除链接处理。任何个人或组织,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,禁止复制、盗用、采集、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、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。 👉国外用户账号注册以及支付赞助问题请联系邮箱 cgshop@qq.com 👉For account registration and payment sponsorship issues for overseas users, please contact the email: cgshop@qq.com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