奥古斯特・罗丹(François - Auguste - René Rodin,1840 年 11 月 12 日 - 1917 年 11 月 17 日)是法国 19 世纪现实主义雕塑家,被誉为现代雕刻艺术之父,他打破传统学院派雕塑的理想化桎梏,以贴近自然的写实风格和对人物内心情感的深刻刻画,为现代雕塑发展奠定了基础,以下是关于他的详细
坎坷的早年与创作起步
罗丹出生于巴黎一个普通雇员家庭,14 岁进入绘画学校学习,17 岁起三次报考巴黎美术学院均遭拒绝,这让他早期只能靠从事商业装饰石雕维持生计。1862 年姐姐离世后,他曾短暂进入修道院,后在神父劝说下重拾雕塑事业。1864 年,他的首部参展作品《断鼻人面具》被官方沙龙拒绝;1875 年访问意大利时,米开朗基罗等文艺复兴大师的作品让他深受启发,彻底摆脱学院派束缚,此后开启了具有个人风格的创作之路。
极具争议的创作生涯
罗丹的作品因过于写实和突破传统,多次引发艺术界争议。1877 年,他的《青铜时代》在巴黎沙龙展出,因人物形态栩栩如生,被质疑是直接用真人翻模制作,甚至遭 “伤风败俗” 的诋毁;1880 年受委托创作的《地狱之门》,以但丁《神曲》为主题,布满了展现爱、痛苦与死亡的人物形象,直至他去世都未完成,却衍生出《思想者》《吻》等经典独立作品;而 1891 年受托创作的《巴尔扎克》雕像,因颠覆传统肖像的表现形式,长期不被认可,直到他逝世多年后的 1939 年才在巴黎市区落成。不过他的创作也逐渐获得认可,1887 年获法国荣誉军团骑士十字勋章,1900 年巴黎世博会更是展出了 150 件他的作品。
深远的艺术影响与成就
他的艺术风格极具革命性,摒弃传统雕塑的光滑修饰,保留雕塑创作过程的痕迹,还开创性地创作无头、无四肢的躯干雕塑,通过光影与人体形态的结合,赋予作品强烈的情感张力。其学生包括康斯坦丁・布朗库西等知名雕塑家,他的创作理念深刻影响了后续现代雕塑的发展方向。1916 年,罗丹将全部作品捐赠给法国政府,法国政府为此建造了罗丹博物馆。1917 年他逝世后,被安葬在《思想者》石膏像下。除雕塑外,他还创作了大量插图、铜板画和素描,著有《艺术论》,系统阐述了自己的艺术观点。
奥古斯特・罗丹的代表作有《思想者》《加莱义民》《青铜时代》等,这些作品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内涵,对现代雕塑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。

数量:1080+
分辨率:4K
